欢迎访问

百名主播讲党史 | 龙广电主播胡刚走进大庆油田 重温那段艰苦创业的岁月

2021年04月10日 08:58:15

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发展史中,黑龙江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前赴后继、顽强奋斗,不断夺取革命、建设、改革的重大胜利,在黑土地上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惊天地、泣鬼神的壮丽史诗。

       
       

黑龙江广播电视台

大型融媒体报道活动

《百名主播讲党史》启动

100位龙广电主播

走进纪念馆、革命遗址

讲述一段段可歌可泣的奋斗故事

追寻党的光辉足迹

传承龙江优秀精神

       
       
       
       
       
       

不忘艰苦创业 永续大庆精神

龙广电主播胡刚

为您讲述大庆油田历史陈列馆背后的故事

           

大庆油田历史陈列馆,是我国第一座以石油工业为题材的原址性纪念馆。它的前身是大庆石油会战指挥部旧址“二号院”。

   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  

这条由青铜铺就的“大庆之路”,镌刻了1959年以来大庆油田的重大历史事件。2020年12月31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强调,发扬“为民服务孺子牛”“创新发展拓荒牛”“艰苦奋斗老黄牛”精神,为广大党员干部提出了新的要求。其实大庆油田的发现和开发,就是“拓荒牛”“老黄牛”精神的生动实践。

           

新中国成立之初,石油工业形势十分严峻,石油作为国家建设的血液,始终牵动着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心。“一五”计划结束时,原石油工业部是各工业部门中唯一没有完成任务的部门,当时主管石油工业的邓小平听取石油部的工作汇报后,明确指出:石油勘探要实行战略东移。1959年9月26日,松基三井喜喷工业油流,当时的黑龙江省委第一书记欧阳钦提议:松基三井是在新中国成立十年大庆前夕出油,建议把松基三井所在的大同镇改为大庆镇,这就是大庆名字的由来。

           

发现了这样一个大油田,该怎样把它拿下来?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,依靠外援这条路走不通,只有自力更生、艰苦奋斗。

           

这幅油画叫做《会师大庆》,生动再现了在中央的动员下,全国支援、激情燃烧、荒原苏醒、大战在即的历史原貌。当时中央动员3万名解放军官兵支援会战,国家各部委也进行了协作支援,全国各石油系统37个厂矿院校组织精兵强将参加会战。在当时全国支援队伍中,有一名来自玉门的钻井队长,就是后来大家熟知的铁人王进喜。队伍上齐了,主战场确定了,靠什么统一思想、夺取会战胜利?会战工委做出了学习毛泽东同志所著《实践论》和《矛盾论》的决定,从那时起,靠“两论”起家、用“两论”指导开发实践一直是大庆油田的基本功。

  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    

会战初期,油田条件十分艰苦,会战职工用了4个月的时间建设了30万平方米的“干打垒”,在荒原上第一次出现了一批崭新的村落,总投资只用了900万元,如果建成相同结构的砖瓦房屋,大约需要6000万元,在1960年国家经济建设最困难的时期,为国家节省了大量资金。1964年4月20日,《人民日报》刊发长篇通讯《大庆精神大庆人》,里面有这样一段记载:看到了“干打垒”,就像看到了当年的延安窑洞;来到了大庆,就像回到了战争年代的延安。

  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    

在大会战时期形成的优良传统还有很多,这个场景叫做“万里测温”。在会战初期,为了科学准确测定原油外运的温度,技术员蔡升冒着严寒,每两个小时就要将身体伸出列车外,测得风速、油温、大气温度等数据,他们用讲究科学、“三老四严”的工作态度,为科学开发大油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从1960年4月29日到6月1日,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,大庆油田生产的第一列车原油就冲破雨幕,汇入了我国石油工业的大动脉。

           

从松基三井出油到1963年底,大庆油田历经了艰苦卓绝的石油大会战阶段,从1964年开始,大庆油田进入到“全面开发、快速上产”阶段,不仅全部收回投资,还为国家积累了3.5亿元资金。从1976年到2002年,大庆油田持续高产稳产5000万吨以上27年,创造了世界同类油田开发史上的奇迹。大庆油田是在党的领导下建设社会主义企业的成功典范,2019年,时值大庆油田发现60周年之际,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表示祝贺。进入新时代,大庆油田正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贺信重要指示精神,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,高举红旗,接力奋斗,肩负起“当好标杆旗帜、建设百年油田”的重大责任,谱写新时代振兴发展新篇章。

           

观看更多“红色足迹”

请登录“极光新闻”客户端

“党史学习”频道

我们一起打卡学习吧!

长按识别二维码

       

选择“党史学习”频道

点击“红色印迹”栏目

聆听党史故事

感受百年风华

           


       

重温红色记忆

传承红色精神

打卡红色教育基地

一起学起来


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  

更多人在关注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
黑龙江省党史学习教育新媒体平台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上线啦!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从东方红到太阳升 | 红色足迹,从这里出发!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稿件统筹:赵蕾

记者:胡刚 向国锐

编辑:张立

责编:孙蕾 肖珣 

审核:李永和 迟晓龙

统筹:杨凯 安菲